目前分類:新生兒須知 (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有些新生兒回家一、二週後,會開始戲劇性的在每天固定的時間「大哭大鬧」;驚聲尖叫、臉兒脹紅(或泛白)、四肢僵直(甚至冰冷),而且時間往往超出您的耐性上限……。

這種現象通常是「嬰兒腸絞症」,面對嬰兒腸絞痛,父母可別只當嬰兒是「磨娘精」,聽阿嬤指示的寫張紙條貼到門上:「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個夜哭郎,來往君子唸三遍,保佑平安到天亮」……等待奇蹟?最好還是讓本文小兒科醫師教您正確認識與處理方法喔!


嬰兒腸絞症常見於出生2個星期至3個月的嬰幼兒,在出生4~6星期達到高峰,通常最遲到四到六個月大左右會自動改善。依程度輕重不同,有的幾個禮拜後就自然解除,但有的必須奮鬥到六個月大。據統計有8%~45%的嬰兒都曾有得過嬰兒腸絞症。

原因:至今仍是一個謎
其實,「嬰兒腸腹絞症」並非是病名,只是一個「徵候群」,雖然醫學的進展以及診斷工具的進步,但是對於這個嬰幼兒腸絞症的了解仍然是片面以及有限的。有學者認為,這是一個多重因素、彼此互動的結果,可能的致因包括:

yupeich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膽道是連接肝臟和十二指腸的通路,主要的功能是運送肝臟所製造出來的膽汁到十二指腸,如果這個通路阻塞,膽汁無法從肝臟運送出去,就是膽道閉鎖
膽汁滯留在肝臟中,將造成肝臟快速硬化,嬰兒一旦出現膽道閉鎖,肝臟可能在2個月大時就硬化,若未及時接受手術,多會在2歲前死亡。

國內新生兒膽道閉鎖的發生率有萬分之3。閉鎖的過程約在胚胎發育晚期一直到出生之後的初期,其形成原因低於兩成以下與遺傳有關,有八成可能與懷孕後期感染以及自體免疫機制造成膽道上皮受傷而造成閉鎖有關,目前為止在診斷上仍有相當的困難度,無法從產前檢查中篩檢出來。

剛出生的嬰兒若出現黃疸,在兩週內未退,要注意是否有膽道閉鎖的可能;
另一個高危險群是在出生剛解完胎便後,大便就開始出現淺黃或灰白色的寶寶,此因膽汁無法排出所致。

yupeich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