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小兒門診 (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很多父母常擔心太高的發燒對孩子的腦會有不良的影響,其實這是不太可能發生的事,除非體溫高於攝氏42度,因為大腦細胞的基本成份是蛋白質,而蛋白質通常要在攝氏42度以上才會逐漸地被破壞。一般的發燒很少會超過此一溫度,所以不用擔心會燒壞了大腦。有很多的小孩子可以承受攝氏41度多的體溫而不會有單獨因高體溫造成的不良副作用。
    既然發燒不會傷到大腦,那麼為什麼一些原本正常的小孩,在某次的高燒後,就顯得非常不靈光或幾近白癡狀態呢?的確,偶然會有這類的個案發生。但並不是由高燒造成,主要是因為有些病人因腦炎、腦膜炎發燒很久,後來出現的神經後遺症,於是被誤認為腦子被燒壞了。真正會影響後果的應該是造成發燒的病因而非發燒本身。氣管炎或肺炎也會發燒,但不會影響到大腦,由此可知,像高燒會把腦子燒壞的說法,事實上那些神經後遺症都是腦部發炎導致腦細胞被破壞的結果,一般程度的發燒並不會破壞腦細胞。
    一個人從小到大都經歷過至少上百次發燒,如果發燒真會破壞神經組織,那麼全世界人類應該全部「頭殼壞掉」才對。所以過去我們對發燒的誤解,大多出自經驗回溯的因果錯誤推論。因此發燒時最重要的是確定病因,而非急著退燒。

yupeich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玫瑰疹讓許多新手父母手忙腳亂,徹夜難眠,因為很多小寶寶出生以來不曾發燒,就算發燒,體溫也從沒有高得如此嚇人;而對臨床醫師而言,則是一項診斷上的挑戰。嬰兒玫瑰疹與麻疹、德國麻疹、猩紅熱、非典型猩紅熱、感染性紅斑(紅頰病)並列為常見的出疹疾病,又稱第六疾病,和另五者最大的區別是皮膚上疹子出現的時間。另五者都是急性期發燒的當時,就會有皮疹表現,嬰兒玫瑰疹則是退燒後,才出現皮疹。

三分之二的嬰兒玫瑰疹是由第六型人類疱疹病毒(HHV-6)引起,四分之一的病例是由第七型人類疱疹病毒(HHV-7)引起,剩下的可能由其他病毒引起。
發生的年齡雖然以六個月到一歲半最常見,但是小至兩、三個月,大至兩、三歲的小朋友也都仍有可能會得到玫瑰疹,所以到三至五歲時,幾乎所有的人都已經感染過這種病毒。
而六個月前的小嬰兒則很少受到感染,這主要是因為在母體內時,經由胎盤所得到母體給予的抗體仍然維持相當的量,而不容易受到感染。在大約六個月大之後,來自母體的抗體濃度減少,感染的機會也開始大增。男孩女孩均可發生,並無特別的差異。若單純由第七型人類疱疹病毒感染產生的嬰兒玫瑰疹好發的年紀會比較大,可以遲至兩歲以上。
因為嬰兒玫瑰疹並非只有一種病毒可以引發,所以在很少的情況下,可以重複發生。

在台灣,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病,其中以春天、秋天較多。這是一種幼兒常見、良性的感染,很少有併發症或後遺症。

yupeich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